又猪苓利湿降浊也,浊降则清升,亦有分理阴阳之义。《脉经》所谓浮大而软,按之中央空,两边实者是也。
按长弦紧三脉,相似而不同。 盖肝阳不足,阴寒内凝,脾失其营运之权,故多腹中冷痛,吐泄之疾。
服之二三日,则寒热之证自判矣。问∶缓本和柔之名,乃脾胃之正气,何以谓之病脉?
欲得饮水者,少少与饮之,令胃气和则愈。如十二菽之重,与筋平者,肝部也。
又方除知母、粟米,用小麦。气盛能食,狂甚者,加二十丸,临时加减消息之。
又外感热传里,渴,其饮甚多,不若内伤液亏外感则邪气有余,故发言壮厉,先轻而后重。其吸不能至肾,止至肝而还。